□晨報記者 徐 寧
  擁擠踩踏事件一發生,會發生群體無意識的人流活動。多數人大腦空白、不知所措,或者乾脆做出慌亂竄逃等更危險的舉動。能夠逃生的人,除幸運外,往往具有高於一般人的危機意識和安全意識。晨報記者綜合整理了醫生的建議和《公民防恐手冊》相關自救的方法,望悲劇不再發生。
  ■踩踏誘因多與人群情緒過於激動有關
  人多是發生擁擠踩踏事故的基本原因,所以事故常發生於學校、車站、機場、廣場、球場等人員聚集地方;發生的時間常見於節日、大型活動、聚會等。在擁擠行進的人群中,如果前面有人摔倒,而後面不知情的人繼續前行的話,那麼人群中極易出現像“多米諾骨牌”一樣連鎖倒地的擁擠踩踏現象。
  發生擁擠踩踏事件的誘因很多,常見情況是人群因興奮、憤怒等過於激動的情緒,從而發生騷亂;有時候發生爆炸、砍殺或槍聲等恐怖事件,人們急於逃生而致局面失控;也有一些人好奇心重,哪裡人多往哪裡擠,湊看熱鬧而致發生。對於個人而言,擁擠踩踏是不可知、不可控。最好的方法是少去人多聚集並且可能情緒高昂、情緒失控的地方。當然,我們避免不了去車站、廣場等之類的公共場所。這時,每個人應保持平常心,不起哄、不製造緊張或恐慌氣氛。
  ■踩踏造成的壓力可能達到1噸以上
  擁擠踩踏事故造成傷害的直接原因,在於擁擠的人群重力或推力疊加。如果有十來個人推擠或壓倒在一個人身上,其產生的壓力可能達到1000公斤以上。人的胸腔被擠壓到難以或無法擴張,就會發生擠壓性窒息。也有死亡案例受害者並非倒地,而是在站立的姿勢中被擠壓致死。
  如果不幸倒地,應該爭取迅速起來離開;如果起不來,兩手十指交叉相扣,護住後腦和頸部; 兩肘向前,護住頭部;雙膝儘量前屈,護住胸腔和腹腔重要臟器,側躺在地。如果沒有倒地,在擁擠人群中,請保持類似拳擊式(雙手握拳在胸前;或一手握拳,另一隻手握住該手手腕),雙肘撐開平放胸前,用力保護自己的胸腔,保證自己能夠呼吸,順著人群,尋找機會從側邊離開。
  在類似集會散場的過程中,儘量走在人流的邊緣。如果人群向你洶涌而來,不要去觀看發生什麼事時,趕緊退避到一旁,不要慌亂,不要奔跑,避免摔倒。如果你是在人群中,請順著人流走,切不可逆著人流前進,那樣很容易被人流推倒。假如你的鞋子被踩掉,或者包包等重要物品被擠掉,不要彎腰拾撿,生命永遠比物品重要。如果有機會,抓住牢固的東西慢慢走動或停住,待人群過去後再迅速離開現場。
  ■急救要領
  擁擠踩踏事故發生後,要立即報警,等待救援。醫務人員到達現場前,要抓緊時間用科學的方法開展互救。在救治中,應遵循先救重傷者、老人、兒童及婦女的原則。
  面對擁擠踩踏事件造成的如下狀況,應進行針對性的科學施救:
  ◆發生休克的急救:
  ①避免傷者過冷或過熱,利用毛毯或大衣保暖;②若無骨折,傷者雙腳抬高30CM左右;③不要給傷者飲水或者喂食; ④留意傷者的清醒程度;⑤向救護人員報告。
  ◆呼吸受阻的急救:
  如果傷者胸部受傷出現呼吸障礙,維護胸腔壓力與外界大氣壓的壓力差,是保障呼吸能夠順暢的關鍵。具體方法:①可使用身份證或其他非吸水性卡片貼住身體壓住傷口;②也可以使用保鮮膜類的薄膜,撕下約20×20釐米大小,貼住傷口,用膠帶固定住上、左、右三個邊,留出下方,以便讓傷口流出的血水排出; ③也可以張開手掌緊貼身體壓住傷口。
  ◆心肺複蘇:
  ①一拍、二按、三呼叫。搶救者將傷員抑卧,立即拍打其雙肩並呼叫,也可以同時壓人中穴並呼叫。如沒有反應,判定此人神志喪失。
  ②人工呼吸。抬下頜角使呼吸道暢通無阻; 如果受傷者仍不能呼吸,進行口對口的人工呼吸。如果上述人工呼吸不能起作用,要檢查嘴和咽喉是否有異物,並設法排除,繼續進行人工呼吸。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主要有:口對口人工呼吸、口對鼻人工呼吸、仰卧壓胸法或俯卧壓胸法人工呼吸等。其中以口對口人工呼吸最有效。口訣是:頭部後仰向後推,緊托下頜向上提。深吸口氣嘴對嘴,有時需嘴對鼻。註意捏鼻把氣吹,每分鐘16-18次。
  ③心臟按摩。一旦發現病人心臟停跳,立即在患者心前區胸骨體上急速叩擊2-3次,若無效,則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摩。方法是:先讓患者仰卧,背部墊上一塊硬木板,或者將患者連同床褥移到地上,操作者跪在患者身旁,用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體的中、下1/3交界處,另一手重疊於前手的手背上,兩肘伸直,借操作者體重,急促向下壓迫胸骨,使其下陷3CM(對於兒童患者所施力量要適當減少)然後放鬆,使胸骨複位,如此反覆進行,每分鐘約70-80次。按摩時不可用力過大或部位不當,以免引起肋骨骨折。胸外心臟按摩如不能有效進行氣體交換,則要同時配合人工呼吸。
  其他國家
  如何防範踩踏悲劇
  □據新華社報道
  在人員密集處發生擁擠踩踏事件的風險始終存在,節假日期間,發生這種事件的幾率較平日高出許多。國外也曾多次發生過許多踩踏事件,一些國家有不少相關防範措施,力爭將悲劇的發生率降到最低。
  控制人流有講究
  如何疏導人流、避免擁擠是防止踩踏事件的“硬功夫”。一些經常舉辦慶祝活動和大型賽事的國家在分流人群、防止踩踏方面有一些獨到做法。
  德國柏林地標勃蘭登堡門前舉辦迎新活動已多年。2013年元旦前夜,勃蘭登堡門到勝利柱約2公里長的六一七大道上人潮涌動。活動現場共7個出入口,一旦人數超過設定上限,警方便會關閉入口。2012年12月31日晚21時現場人數接近飽和,23時左右升至百萬,所有入口均被關閉。
  在美國紐約有“世界十字路口”之稱的時報廣場,水晶球“從天而降”的倒計時跨年活動是百萬人參與的超大狂歡派對。為保證安全,紐約警方將時報廣場分成若干區域,用障礙物隔開,游客一旦進入一個區域,便不能隨便出入。一個區域被占滿後,警方纔開放下一個觀眾區域,直到所有區域填滿人群。
  防範宣傳早著手
  平日里對公眾的宣傳教育,以及根據活動特點提前安排有針對性的防範措施,是有效降低踩踏騷亂事件發生幾率的“預防針”。
  在2013年澳大利亞悉尼跨年慶典煙花匯演中,現場觀眾達150萬。為保障安全,警方提前兩周通過傳媒向公眾普及安全知識,並告知人們屆時將擴大無飲酒區域及警方將採取的措施等。這些舉措讓公眾心中有數,增強自律。
  在法國巴黎,為保證新年期間外出慶祝市民的安全,煙花爆竹及一切易燃品被禁止銷售。在人流密集的香榭麗舍大街及埃菲爾鐵塔附近區域,還禁止銷售任何含酒精的飲品。酒吧、啤酒館在這天都被要求早早打烊,只留下咖啡館營業。一些人自帶香檳及酒盃上街,不過畢竟有限,可能滋事的“酒鬼”數量大大減少。  (原標題:避免踩踏傷亡重在預防和自救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g22fmqod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